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之道:就业见习是应届生救世主?
时间:2006-04-18 09:04:33来源:江南官网网址作者:点击:2973
记者在福建、广东、重庆三地调查发现,这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民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难题:高校和企业担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并不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仅限本地生源的做法也遭到了非本地生源毕业生的广泛质疑;业内人士还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就业见习制度尚须有力措施的扶持。
就业见习:缓兵之计还是救世良方?
近年来,我国高校供应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而市场需求却跟不上,企业改制、事业单位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沉淀下来未就业的毕业生也需就业,待就业队伍日益庞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的预测,今年360万高校毕业生可能将有1/4找不到工作。
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等6部委日前联合发出通知,从今年起将在全国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以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享受保险和基本生活补助。
四川外语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老师告诉记者,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听起来像一剂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救世良方,现在与学校主动联系建立见习基地的企业很多,但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最后确定。
高校与企业显然有忧虑。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专家潘军说,这项制度产生从当前就业形势上看,是推动大学生就业策略上的一个补充和探索,“但让暂时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回原籍见习六个月至一年,对大学生就业解困来说可能只治标不治本”。
“从企业培养自身所需人才的角度来讲,如果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让大学生来见习,涉及到大材小用或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如果是企业有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规定的见习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远远不够。在见习期满时,大学生工作刚能上轨道就要离开,根本谈不上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广州某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徐先生说。
仅限本地生源的做法有地域歧视?
来自江西的小郑是厦门集美大学的毕业生,他的遭遇和西南政法大学的小冯相似。小郑说:“我不是厦门籍的毕业生,就没有资格在厦门参加职业见习活动。”
福建省厦门市在2004年7月在国内率先对本地生源中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施毕业生职业见习制度。据厦门市人事局局长刘育生介绍,毕业生职业见习由市人事、劳动、财政部门牵头,组织企业提供工作岗位,有计划地让待就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见习工作的实践性活动。
毕业于厦门华夏学院的孙卓婷是厦门本地人,在去年毕业前她得到了中国建设银行厦门支行职业见习的机会。现在建行工作快一年的她告诉记者,那段见习经历对她最终得到这份工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帮助。从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厦门市发布8期职业见习信息,137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843个职位,400 多名未就业的厦门生源毕业生报名参加了职业见习,66人当年就被见习单位录用。
小郑不解:“为何本地生源才能享受这顿免费‘午餐’呢?”暨南大学毕业生朱树柏说:“就广东来说,大家都喜欢在珠三角工作,都不想回原籍工作的。”来自四川边远山区、重庆大学的毕业生小张告诉记者,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工作机会比较多。毕业生选择回原籍大多是因为家里父母或兄弟姐妹在当地条件优越,“有关系”可以到当地好的单位就职,否则一般大学生是不会选择回原籍。
有关人士指出,6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中指出,毕业生回到原籍由各地政府组织就业见习,这是对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一种有效引导,以解决毕业生在大城市里挤破头、各县市缺人才的矛盾。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许斗斗认为,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很大,落后地区的学生千辛万苦挤到发达地区就学,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捧到毕业后的就业饭碗。要求各地安排回乡毕业生就业见习,出发点是为了安置更多人就业,一方面,在全国各大城市,大量非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得不到落实,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积重难返,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圈定地域各自为战的做法显然对毕业生形成地域歧视。
谁为就业见习“买单”引发争议
厦门市从2005年7月起将本地生源的毕业生见习补贴从2004年规定的每个月480元提高到了600元。2006年起,厦门市特别出台措施规定:参与用人单位享受政策性补贴。厦门市政府为本地生源的毕业生职业见习全程买单引起各界关注。
前不久,福建省福耀集团等12家企业与省内20多所大中专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12家企业将为这些学校提供部分职业见习岗位,成为学校职业见习和实训基地。有关人士指出,绝大多数的地方政府还不能做到像沿海经济特区厦门这样“财大气粗”,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就业见习制度,免不了还将遇到政府与企业在就业基地以及见习期间工资福利等问题上如何分摊的尴尬。
福建农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芳辉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能不能实行,主要看企业的积极性,企业是否出于积极态度接受毕业生,而不认为它是短期任务,否则见习基地就不能有效地长期办下去。然而企业并不完全赞同政府将自身的社会责任全部转嫁给企业的做法。
“目前,公司已经和一些学校签订协议,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通过学校安排实习学生,碍于情面,只要不是太差,基本上都能留下,但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不尽如人意。所以成立见习基地后,有后顾之忧。更关键的是成立见习基地,学生的吃、住、工资谁来保障?企业要考虑成本费用。”一位不愿具名的福建企业负责人说。
一位毕业生的家长王先生也有担忧,任何费用都由政府承担,企业只提供岗位,那么有可能使见习制度成为企业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温床”。他认为,一方面要对成为见习基地的企业进行考核,对其规模等各方面条件有所限制,而且这样的企业是要有社会责任感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视企业不同情况,承担毕业生一部分福利和工资。
家长的担忧在四川外语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那得到证实。据介绍,一家外语培训学校前不久到该校联系毕业生就业见习事宜,开始说得很好听,但始终不愿与毕业生签订协议,也不给毕业生提供见习补助,工作人员说:“这明显是在欺瞒学生获取廉价劳动力。”
有力的扶持政策或能破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之内仍没有找到工作的大概占到总数的10%左右。有关专家指出,这些人在毕业之后,要么躲在家里,由家里养着;要么继续深造,将就业期限推后;或一直在徘徊期,不愿回家找工作,自己又找不到理想工作;或就业能力确实很差,努力找工作也找不到。为杜绝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建立并逐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是有必要的。
四川外语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出台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有利的,但还需要进行细则上的规范,并严格监管,才能最终起到实效。
福建省人事厅副厅长丛远东说,一些企业之所以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考虑到由此增大的“成本”。政府应出台一些倾斜政策,比如从税收中扣除,再比如在报刊上予以公开表彰,也相对减少了企业的广告费用。
专家指出,政府应更多地激发人才市场发挥中介服务的功能,并适当地打破限制地域的做法。“人才中介服务是政府、高校、人才、企业之间最有效的沟通者,并可对资源进行合理对接。中介机构参与就业见习基地建立,可以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可因此带来潜在客户,对其来说也是乐意为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参与者福建福耀集团人事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如果高校资源与企业需求合理调配,那么见习制度从一定程度上,还可能使企业用很低廉的工资体系,用到高素质人才。通过试用找到合适人才,企业可节省招聘环节的成本开支。
江南app体育官网入口ios-职业规划-个人江南app体育官网入口ios-江南app体育官网入口ios师-江南官网网址23年培训资质
Copyright © 2002-2024 江南官网网址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00189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