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的计划,是伴随个体终身发展的动态过程。职业规划从来不是小事,它是帮助我们在人生岔路口作出选择的“秘密武器”。无论是高校课程设置,还是年轻人的观念,都可以看出社会对职业规划越来越重视。
职业探索绝不是单纯为了打造简历、或打工赚钱(当然客观上往往可以实现这两点),还应关注和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才能起到提升主体性及能力素养、社会化程度、职业成熟度的目的:
第三,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以“做事”为核心,同时包含了劳资关系、职场政治、人际关系和竞争等丰富元素。中国的工作过程又格外复杂。比如企业类型、性质和行业不同,往往会有迥异的组织文化和机理(例:“单位”和外企)。再比如劳资关系上,总体格局呈现“资强劳弱”,但在具体案例上也确有劳动者一方无理取闹、社会化程度弱的现象。
对于新接触职业环境的同学来说,一来应抱持“认真做事”原则不动摇——对市场化企业来说,做事、业绩是根本。二来要在适应环境、社会化和保护自我及权益之间维持平衡。三来,可以多观察、辨析,为以后职场生涯积累经验。遭遇问题,分清哪些部分是自身责任,哪些属于他人或环境所致且如何有理有节地应对,是辨析的核心。
第四,自我认知
职业心理学认为,职业发展根本上是自我发展的过程,自我发展是每一职业阶段的最终目标。按照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主我相当于自我/主体,客我作为人和社会的中介,可以理解为社会角色(其中包括职业角色)。“主我”与“客我”是持续进行对话、互动的,并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自我”。
尽早进行职业规划有助于知识储备,丰满自身羽翼。如今就业市场上许多年轻人在不同公司、不同岗位反复摇摆,工作一两年便产生厌烦和倦怠,追根溯源还是因为没有找到与自身匹配的发展方向。无论什么领域,其专业知识总是日新月异,唯有通过职业规划促进自身动态发展,才能在专业领域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