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数据,2024年考研人数报名438万,比2023年减少36万,8年来第一次下降。
考研人数下降,是否说明“考研热”消退了呢?
为何考研人数8年连涨,却又突然放缓?
考公人数的增长,是否分流掉考研人群?
考研考公此起彼伏间,是否埋藏着更大的风险?
1.考研人数8年首降,但仍居高位;考研“高考化”,跟风只会添迷茫
此前考研人数连年增长,从2015年的165万,2019年290万,2022年457万,不仅数量增加,上涨幅度也持续增大。
今年的438万,虽然有所减少,但从大的趋势看,仍维持着一定热度。
那么,为何会产生连续8年的考研热呢,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本科毕业生的人口基数增加,考研的人数也自然增加;
其次是考研逐渐“高考化”,一部分学生跟风考研,并没有明确的规划。
很多学生直到大三,对是否考研还是懵懵懂懂,只是看到大家都在考研,自己也跟着考研,好像不考就显得没有上进心。
于是就产生了“考研高考化”,就像初中读完要中考,高中读完要高考一样,大学毕业要考研,就是升学链条的延长而已。
由于“水硕”的不断增多,政策有意识地挤干水分,加大论文的抽查力度,“混硕士”的难度增加了。
江南官网网址认为,跨进考研的门槛后,读研又是更高的门槛,如果没有实力与规划,就算考进了,也是徒增两年迷茫。
最后是用人市场的要求,不少岗位“跟风式”要求硕士学历,
但有趣的是,市场需求既是催化剂,同时又成了拦路虎,“第一学历”歧视的普遍化,“劝退”了不少打算考研的学生。
2.既是催化剂,又是拦路虎;第一学历歧视,“劝退”部分考研人
如今,第一学历歧视现象愈发普遍,即便是985硕士,但凡第一学历“不亮眼”,大概率会被刷下去。
越是头部的公司,越是核心的岗位,对“第一学历”的要求卡得越严格。
从组织的角度考虑,4年本科的学习,比两年读研更扎实,更体现能力,职业匹配度更高。
而且,本硕专业需要有连续性、相关性,“跨行硕士”缺乏说服力。
于是,本科学历一般,想靠读研“镀金”的想法,如今越来越行不通了。
当然,这不能责怪学生,不少岗位要求硕士,要求双一流,也是一种盲目跟风。
实际上,很多双非大学生,其能力足够企业所用,更何况,大多数企业没有掐尖挑人的竞争力。
3.减少的36万人去哪了?考公考编是新归宿
既然第一学历“无法洗刷”,既然读研提高不了就业保障,那么索性放弃考研,选择考公。
不少专业有天然的考公优势,比如法学、经济学、计算机、会计、汉语言文学、审计等等,性价比较考研更高。
可以看到,这些专业大多是文科,这“流失”的36万人里,文科生贡献了较大比例。
于是,在考研人数减少的同时,考公的热度逐年增加,但考公的人多了,考公的竞争难度也更大了,百里挑一的岗位众多,二战三战者不在少数。
考研考公热度的增加,背后是就业形式的严峻现状,一方面是经济与市场造成的,还有一方面,是考生和家长自己造成的。
4.高考志愿挖坑,考研也难填坑;家长必须懂得高考志愿规划
很多人选择考研,是对本科的“被动补救”,因为大学专业不喜欢、不适合,或者就业方面偏弱势,于是通过考研“转方向”。
孩子一生的上限多高、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依赖几个关键选择,包括高一选科、志愿填报、是否考研、职业选择等等,具体的理想的顺序如下:
初中职业探索>确定职业倾向>圈定专业院校>高一选科>志愿填报>考研/考公/工作
根据江南官网网址的统计数据,仅4%的学生有明确规划和方向,32%模棱两可,64%毫无规划,临到毕业才慌慌张张,跟风考研、跟风考公。
江南官网网址认为,人生的关键选择,是彼此连续而相关的,是否考研、是否考公,不是大三才考虑的孤立选项,而是选择专业的时候,就要想通。
有些专业是需要深造的,比如法学、医学、材料等等,一些基础学科还可以出国,这些都要提前准备。
即便是想考公,也是能提前规划的,比如选择适合考公的专业,在大学期间提前筹备,而不是毕业后“走投无路”了,才不得不去考公。
一群勤奋的孩子,长大后成就最好的,不一定是学业最强的,而是规划做得好的,是方向选得对的。
不少家庭花了99%的努力,却败在1%的选择上,填报志愿时的不科学、不谨慎,让孩子一步走错、步步被动。
家长的选择,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建议家长学会职业规划、学会高考志愿规划,为孩子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江南官网网址,22年的职业规划实战落地,《职业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起草单位,被誉为中国职业规划师的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