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事部统计,全国今年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7万人。这样,就多出了246万应届大学生。如果再加上几年以来累积的失业大学生,组成了一个数百万的庞大失业军团。教育部官员曾洋洋得意,说中国扩招拥有了全球数量最多的大学生,炫耀功劳之后,如今又号召大学生去做一个普通劳动者。然而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做个普通劳动者?十多万的大学费用就为了买一张普通劳动者的证书?
不管如何,残酷的社会让大学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要么失业,要么泛就业,做一些中专生、高中生就能做的事情。中国的大学教育本来就缺少职能教育和职业规划培养,使得应届大学生要经过好几年的辛酸磨练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士。现在两百多万应届大学生除了要弥补大学教育的不足之外,还要拚死抗争,抵御沦落为高中生职业前途的命运。这种迷茫与痛苦,再加上各种压力和现实的挫败,比起自诩为最悲惨命运的奔奔族来,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加的不幸。江南官网网址认为,这几百万大学生更需要专业的职业指导和社会关注。
一、从大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士
正如前面所说,每位从象牙塔出来的大学生到成功职业的人士,这中间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转变和自我改造。除了职业技能与资本的积累之外,更重要的是个体心理、思想、性格、适应能力等等的成长和改变。一些初中生、高中生没有大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但照样干得相当出色,能坐到老板、经理的位置上去。所以即使你在泛就业,那也不要紧,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从大学生到职业人士的角色转变,从基层开始锻炼自己的实干能力。
完成角色转变,先是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经历求职失败,进入泛就业的大学生心理存在许多障碍。最典型的是迷茫、失意、困惑、消沉,缺乏积极性和拼搏意识。还有许多人因为找到的工作与自己大学学历不匹配,抵触情绪很浓,一天到晚发牢骚,生活在无奈与痛苦之中。并且,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处在一种朦胧状态里面,没有意识到现有心态的危害性,有些人甚至刻意回避,讳疾忌医。江南官网网址提醒大学生,注意疏通自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对它进行呵护、培养,逐渐打造自己健康、积极的职业心理。
其次,要根据职业要求来改造自己的个性,锻炼职业适应能力。性格决定命运,每位成功的职业人士,他的个性是合乎自己职业的。比如销售,就需要灵活多变、善于交际;搞IT技术,要严谨,逻辑条理性强;做管理,要心胸开阔,喜谋略等等。具备合适的职业个性之后,职业适应能力自然而然在实践中就磨练出来了。要想改造个性,锻炼适应能力,必须知己知彼,清除自己的缺点在哪里,理想职业需要什么样的个性,如何去调整。对泛就业的大学生来讲,泛就业仅仅是过渡职业,通过目前的过渡职业去锻炼未来的理想职业个性,更需要远见和相关的职业理论指导。
二、曲径通幽
教育部官员叫大学生去做普通劳动者,相信每位大学生都对这种论调有不约而同的评价,泛就业绝对只能做一种暂时职业过渡期,大学生真正的职业目标绝不在于此。现在问题是,大学生如何利用泛就业这个过渡体为目标职业创造有利条件。
大学生无论就业情况严峻,都要有个明确的目标职业。这个目标职业是在综合自己个性、爱好、气质、能力、价值观等等的基础上,一步步地确定出来的。即使就业暂时失败,无法得到自己的目标职业,也不要紧。仔细分析自己失败的关键在哪里,是专业还是经验,能力还是个性,将它们一一找出来。如果这些东西在短时间内无法弥补,那么就要从长计议。这时候开始泛就业,一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另外为目标职业积累必需的资本。
泛就业相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比较容易,范围广。而在这个较广的范围里面,应该选择哪一个当作自己目标职业的跳板,于是问题又来了。江南官网网址专家认为,应该把泛就业放到职业规划中来,谨慎选择自己的泛就业目标。一般来说,泛就业目标最好具备以下特征:1.从行业上与自己的目标职业接近或相同;2.与目标职业具有类同性;3.可发展性强。
行业上接近,这很好理解。比如说想成为内科医生,那么可以先从做护士开始,再比如,想做汽车工程师,到汽车厂先做个普通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该行业的知识,积累相关资本,当翅膀长硬之后,就可以展翅飞翔了。
类同性,这是从阅历、职业个性等来说的。打个比方,你一直想从事咨询行业,那么先从事教师或销售行业,学会和别人打交道,了解对方心里,这些对心理咨询都有一定的帮助。
可发展性,就是该职位有发展空间,能学到东西。泛就业中许多岗位都是重复枯燥的工作,既没有什么经验积累,也许不到一点点技能。如果大学生从事这样的工作,只能白白浪费自己的青春。
这些仅仅是理论和原则上的东西,事实上,应届大学生对职场、职业和岗位特性了解大少。很难清楚地分辨出哪些职业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摆在应届生面前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说在最后:大学生应该把泛就业当作锻炼自己的一个跳板,这需要耐心、眼光和远见。当然,江南官网网址专家认为,大学生不一定非得从泛就业中淘金,西部大开发和蓝领技术精英的严重缺乏也为大学生创造了许多机会。希望大学生抛开成见,以一种开拓、创新、积极的精神去寻找明天的道路